-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年輕人不婚不育令全球發(fā)愁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20多歲女性生育率降至創(chuàng)紀錄的低點,且生育年齡逐漸增大。不僅是美國,日本、德國、芬蘭、韓國等國家的人口專家也為此感到擔憂,沒有足夠的新生兒,一些國家恐將“消失”。中國雖是人口大國,卻也面臨著婚育率快速下降的威脅。單身男女的婚姻問題,從未像今天這般讓全球發(fā)愁。
受訪專家:
山東省婦聯(lián)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心理咨詢師 王俊升
婚育率太低成世界難題
小林是北京一家外企職員,收入穩(wěn)定,朋友眾多,婚姻之于他似乎并沒有吸引力。他說:“結婚意味著另一個人完全介入你的生活,管束你,我好不容易擺脫老媽的控制,何必再給自己戴上鐐銬呢?”老喬夫妻倆是中年丁克族,養(yǎng)著一貓一狗,節(jié)假日約上朋友游山玩水,生活很滋潤。他坦言:“人為什么到歲數(shù)就必須要結婚生子?何必讓孩子束縛你呢?現(xiàn)在,我們有更多時間享受兩人世界,孝敬父母,生活質量很高。”
同這些例子一樣,大齡未婚族、不婚族、丁克族、閃婚閃離族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每個人身邊,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擁躉者眾。國家民政局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shù)已近2億,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人口和社會發(fā)展報告2014》顯示,我國人口生育水平已進入世界低生育率國家行列。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總和生育率降為1.18,即平均每個婦女生育1.18個孩子,這一結果甚至比葡萄牙、新加坡等世界最低生育率國家還低0.02。
其他國家的不婚不育問題更嚴峻。在韓國,“放棄戀愛、放棄結婚、放棄生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們稱之為“三放一代”。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韓國登記結婚率創(chuàng)下1970年來最低,女性平均首婚年齡首次進入“3”字頭。相比40多年前,韓國新生兒出生人數(shù)已經(jīng)減少一半多。日本更是不婚不育的重災區(qū),盡管日本的法定婚齡要比亞洲其他國家早,但日本30歲至40歲人群中近三分之二的人沒有結婚,50歲還沒有結婚的“生涯未婚者”(指年齡超過50歲還沒有結婚,基本上要單身一輩子的人群)更是不少。
在歐洲,德國是不婚不育最嚴重的國家。統(tǒng)計顯示,德國近年單身和同居但不結婚的人數(shù)占適婚人口的47%。尤其是柏林等大城市,不婚的比例更高。美國2014年數(shù)據(jù)表明,每7人中就有1個是單身,“無孩族”也越來越多。 婚育成本讓人望而卻步 在傳統(tǒng)觀念中,結婚生子是人生大事。但是,為何本應成為結婚、生育“主力軍”的年輕人卻紛紛選擇不婚、不育呢?雖然各國國情和文化有所不同,但各國年輕人面臨的情況卻十分相似。
經(jīng)濟狀況差不想結。當前,全球年輕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山東省婦聯(lián)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心理咨詢師王俊升認為,中國年輕人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于求學,碩博畢業(yè)往往已年近30歲,待工作穩(wěn)定,存有一定積蓄后,也錯過了最佳婚育年齡。日本和韓國職業(yè)女性的增多、房價高漲導致婚齡推遲。亞洲許多國家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模式正面臨挑戰(zhàn),現(xiàn)實中男方必須為女方提供一定的經(jīng)濟保障,才能在婚戀擇偶上更有優(yōu)勢。
教育費用高不愿生。在王俊升看來,80后、90后的一代年輕人看到了父母在撫養(yǎng)過程中傾注的大量精力和財富,為不給自己也套上枷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育”。在教育成本不菲的韓國,粗略統(tǒng)計,生育、撫養(yǎng)和教育一名孩子、直至其大學畢業(yè),需要3億韓元(約180萬人民幣),還不包括孩子留學、結婚等費用。“能否養(yǎng)得起孩子”是不少韓國夫妻面臨的艱難抉擇。
婚戀觀多元敢不生。過去,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人都把婚姻看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農(nóng)村,大齡未婚的男女會視為“異類”。而今,城市化加快,新思潮涌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婚姻不再是必須的。加之,前兩種壓力之下,年輕人認為婚姻的性價比并不高,能夠帶來的安全感越來越低,男性認為結婚就是讓一個女人花自己的錢,女性則要面臨照顧家庭,甚至為了家庭放棄事業(yè)。所以,對他們來講“不結婚也不是件壞事?!?
總體來看,隨著人們對個人婚戀問題越來越尊重,結婚生子更像一種個人選擇。即便是過去不想公開的同性戀,如今也越來越被理解和包容。同性戀群體浮出水面,也成為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長遠來看危害不小
王俊升表示,對于個人而言,不婚不育無可厚非。一個人的生活負擔往往很小,有更多的精力投資自己,更容易獲得成功。但長遠來看,不婚不育的影響會由小及大,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危害甚遠。
不婚不育對個人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他們的正常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若頻繁更換性伴侶,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而不育會導致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研究顯示,單身者早亡風險要更高,比如慢性疾病風險要高出結婚者30%。另一方面,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不婚不育者仍或多或少遭受輿論壓力,隨著年齡增長,相對容易產(chǎn)生孤獨、抑郁等心理問題。
人口減少誘發(fā)經(jīng)濟危機。王俊升表示,低生育率會使得中國人口結構發(fā)生變化,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快。中國社科院2013年發(fā)布的《人力資源藍皮書》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進入負增長的歷史拐點。“人口紅利消減,尤其優(yōu)質人才得不到傳承,經(jīng)濟發(fā)展難、養(yǎng)老難、征兵難等,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利?!?不婚生活“不利環(huán)?!?。德國一項研究顯示,一個普通三口之家,平均每人每年大約制造1000公斤垃圾,而獨身者要多出600多公斤。另外,5個單身者要比五口之家一年多燃燒61%的天然氣,多消耗55%電和多購買39%的日常必需品。
未來的“亡國滅種”威脅。雖然,我國的婦女生育水平還沒有到“低得回不來”的程度,但其他國家已經(jīng)開始憂心忡忡。有人預測,“超低出生率”的韓國到2500年可能僅剩33萬人口,存在“民族消亡”的隱憂。德國一家智庫曾預測,再過大約12代,德國人恐怕真的要成為“稀有民族”,甚至“有滅種的危險”。日本人口出生率一直處于負數(shù),也有人擔心百年后恐“消失”。
各國想方設法鼓勵婚育
為解決低婚育率問題,各國政府想盡辦法。一方面,懲罰不結婚者。韓國政府規(guī)定,年薪3000萬韓元未婚者要多繳17萬。德國要求單身者收入中的49.4%交納稅費和社會保險。
另一方面,優(yōu)待結婚生育者。美國和日本為新生嬰兒提供撫養(yǎng)費補貼,家里如果孩子多的話政府可以幫養(yǎng)。在德國,生育子女的父母可享受18個月產(chǎn)假,還有工資稅、建房稅等部分免稅優(yōu)待。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測腸道健康04-01
- [事件]腸息肉離癌約5~10年04-01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