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全部文章列表
慢性血栓致23歲小伙爬不上三層樓
(來源:人民健康網)23歲的小于(化名)在2015年得了急性肺栓塞,經中日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二部副主任、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團隊負責人翟振國治療,病情得以恢復正常,后期以藥物維護健康,最近幾日,在中日醫(yī)院急診室再次見到他的身影,主述10天前突然爬不上三層樓,經檢查發(fā)現其兩肺多發(fā)慢性血栓。
事件近七成疼痛患者“忍痛”不就醫(yī)
(來源:長沙晚報)家住瀏陽的35歲楊女士從事辦公室工作,常常在電腦前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經常感到頸部酸脹伴隨疼痛。近日,楊女士被確診為混合型頸椎病。湖南省人民醫(yī)院疼痛科主任曹啟旺提醒,疼痛不僅是人體患病的重要信號,而且許多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病,應及早診治。
事件患兒輸錯藥后亡 查清責任再談調解
(來源:羊城晚報)近日,宜興市民文敏(化名)向媒體反映,9月8日,5歲的兒子朱宸熠因高燒在江蘇宜興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治療期間,護士錯將醫(yī)囑“甘露醇”拿成了“甲硝唑”。等到發(fā)現時,一整袋“甲硝唑”已經輸入孩子體內。此后孩子病情加重,當天醫(yī)治無效去世。目前,宜興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政科已介入調查。(10月14日澎湃新聞)
事件警惕“寂靜殺手”靜脈血栓栓塞癥
(來源:西安晚報)“當你因沉迷網絡或長途旅行而久坐不動時,有沒有意識到一種看不見的危險正在悄悄靠近?”10月13日是第六個“世界血栓日”。12日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和周圍血管科的醫(yī)護人員穿上紅襪子,在門診廣場上進行“栓不住動起來”義診活動,提醒公眾警惕“靜脈血栓栓塞癥”這個“寂靜的殺手”。
事件垃圾食品使人變“路癡”
(來源:生命時報)有的人往返多遍還是記不住路,有的人初到異地也似“人肉導航”。對于這種現象,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稱,認路不只靠天賦,還與飲食習慣有關——經常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易成為“路癡”。
事件“悲秋”之季防“秋郁”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本是一個收獲而又充滿詩意的浪漫季節(jié)。但隨著秋風乍起,秋雨連綿,萬物蕭條,不由呈現出唐代詩人王績描寫的“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景象。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王宇介紹,中醫(yī)素來有“天人相應”之說,秋涼一至,花木零落,陽氣減退,陰氣漸長,似乎空氣中也彌散著悲涼與寂寥,人們往往容易觸景生情,出現情緒低落、凄楚傷感、失眠多夢、少氣乏力等癥狀,出現“悲秋”之感。而一場秋雨一場寒,連綿的秋雨更會給人們平添凄涼之感。秋季是抑郁癥的高發(fā)期,這個時期發(fā)生的抑郁癥中醫(yī)稱為“秋郁”,而“秋郁”與秋季特殊氣象條件脫不了干系。
事件少年突發(fā)痛風 罪魁禍首竟是飲料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在人們的印象中,痛風跟其他慢性病一樣,患病的主要群體是中老年人,離青少年還很遙遠。然而近日,13歲的少年小天因為腳趾關節(jié)腫痛到江蘇省中醫(yī)院就診,家人以為不過是普通的運動扭傷,誰知檢查結果令人痛心,孩子竟然患上了痛風。
事件保護膝關節(jié) 且行且珍“膝”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jié)炎日”。據統(tǒng)計,全世界關節(jié)炎患者有3.55億人,其中1.9億患骨關節(jié)炎,超過1650萬人患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亞洲,每6個人中就有1人患上關節(jié)炎這種頭號致殘疾病。有資料顯示,關節(jié)炎在我國的總發(fā)病率約為13%,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事件抑郁癥近在咫尺都有哪些牲
(來源:人民健康網)編者按:昨天微博突然崩潰,而原因是韓國某女藝人因抑郁自殺身亡的消息被公布,“抑郁”這個名詞再一次走入人的視線。因為抑郁癥而留下遺憾的張國榮、喬任梁、崔雪莉等藝人,都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忽視“抑郁癥”這個病。
事件乳房按摩的真相不可不知
(來源:健康報網)按摩是以中醫(y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y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jié)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一種方法?,F如今乳房按摩頗為流行,對于它的利與弊一直爭論不休,很多女性感到很困惑,也提出了不少疑問。
事件寶寶為啥喜歡“投降式”睡姿?
(來源:北青報)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看到這樣的說法,寶寶的睡姿暗示著他將來的性格??墒俏覀儠l(fā)現,對于小嬰兒來說,最常用的睡姿往往是一致的,就是這種“投降式”睡姿,也叫“青蛙式”睡姿。就是寶寶證明躺在床上,兩只胳膊像“W”一樣放在頭的兩側,看起來像是在投降。
事件黃累冷三字可判斷女人的氣血水平
(來源:生命時報)古代醫(yī)學著作《婦人大全良方》記載:“婦人以血為基本,故機體經常屬于氣血相對不平衡的狀態(tài)?!迸右簧洑v的經、孕、產、乳四個時期,月經以血為基礎,孕期以血養(yǎng)胎,分娩賴氣血化為產力,產后乳汁與血同源,方方面面均以血為用。因此,女性應格外注意調養(yǎng)氣血,同時要知道氣血不足有哪些關鍵表現。概括來說,分黃、累、冷三步。
事件豆腐替肉能長壽
(來源:生命時報)受訪專家:大連市中心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王興國 日前,國際知名醫(yī)學雜志《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內科》發(fā)表了一篇研究表示,豆腐替肉能長壽。
事件解放軍總醫(yī)院首例幼兒心臟移植成功
(來源:人民健康網)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當人們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中時,兩名年僅2歲的孩子因為一顆飽含母愛和奉獻的心臟而聯(lián)系在一起。
事件西紅柿遇到鐵營養(yǎng)打折
(來源:生命時報)西紅柿含有多種有益保護心臟和降低癌癥風險的化合物。然而,美國《分子營養(yǎng)與食品研究》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fā)現,富含鐵的食物會導致番茄紅素吸收率減半,進而降低西紅柿的抗癌保健功效。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