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今日17:48小寒 如何養(yǎng)生

今日17:48小寒 如何養(yǎng)生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1-5 00:01
    【byb.cn 】(來源:綜合)2018年1月5日17:48,我們即將進入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寒節(jié)氣。很多人認為小寒節(jié)氣沒有大寒節(jié)氣那么冷,其實不然,很多時候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中醫(yī)認為,冬季要注意養(yǎng)生防寒,在最冷的小寒節(jié)氣里更是要注意這些,那么,小寒節(jié)氣該如何養(yǎng)生呢?

一、小寒養(yǎng)生要以養(yǎng)腎為先

  中醫(y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yǎng)腎,而且也是養(yǎng)腎的最好時機。按摩療法是冬季養(yǎng)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

  推薦兩種按摩養(yǎng)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二、小寒養(yǎng)生注意防寒

  1、注意預防濕邪


  民間常說“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對于往年,人們只要重視寒邪就行,而今年冬季特別寒冷,面對天氣的顯著變化,人們不僅要重視寒邪,還應該重視濕邪。

  這個冬季我們應該比以往更加重視養(yǎng)生,如堅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冬季活動要慢行,每天早睡晚起,尤其不要忽冷忽熱等,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2、睡前泡腳,拒絕寒從腳下生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小寒時節(jié)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中醫(y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足部可以反應內(nèi)臟的病癥。反過來,保護好足部又能增加內(nèi)臟的功能。所以,不要認為足部保暖是局部保暖,實際上,足部保暖是身體整體抗寒防病的一種保護。

  對付腳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前用熱水泡腳,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長壽、頭涼腳熱八分飽”之說,所以晚上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弄上一盆熱水,邊泡腳邊看電視。這樣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預防疾病。

  3、外出要戴帽

  人的頭部和整個身體的熱平衡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在寒冷的條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卻不戴帽子,體熱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這種熱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頂帽子,即使是一頂單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歡戴口罩。對此,惠生堂提醒您,戴口罩確實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抵御寒冷,但一定要注意清潔口罩。青少年和壯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應該常接受寒冷的考驗,使抗病能力增加,這樣對健康有利。

  4、睡覺勿蒙頭

  在冬季,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減少。室內(nèi)為了保暖,門窗封閉較嚴,通風不良。這就使室內(nèi)的氧氣進一步減少,常使人感到壓抑、胸悶。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于氣溫低,更是有人喜歡將頭、臉、口、鼻全都埋進被子。

  在室內(nèi)空氣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造成氧氣不足。蒙頭睡覺的害處還在于被子內(nèi)通風不良、空氣污濁,人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使被子內(nèi)新鮮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易使人產(chǎn)生缺氧癥狀。重者,會因缺氧使人做噩夢,精神恐懼,突然驚醒,久而久之,還可引起神經(jīng)衰弱等后遺癥。

三、小寒養(yǎng)生鍛煉

  民間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的說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氣寒冷的時節(jié),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體育鍛煉。適當?shù)捏w育鍛煉、戶外活動,能強身健體、增強身體御寒能力。同時,不同的人群進行體育鍛煉時也應注意適當?shù)姆椒ā?br />
  1、時間宜晚。早晨鍛煉最好待日出以后再進行,因日出后溫度上升,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有所減少,還有進行日光浴的作用。

  2、適量運動。冬季的運動量不寰過大,可進行運動量較適宜的全身性運動太極拳、慢跑、體操等,以保持充足的體力。

  3、防寒保暖。嚴寒季節(jié)進行鍛煉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受寒。

四、小寒養(yǎng)生飲食方面

  小寒的飲食養(yǎng)生保健法的原則是:多食溫熱,葷素兼吃。

  1、食宜溫。冬季,是吃羊肉、雞肉等溫熱品的好時候,特別是對于偏于陽虛體質(zhì)者的人:偏于陰氣不足的食補以鴨肉、鵝肉為好。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

  2、食宜雜。即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冬天人們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糧、蔬菜、瓜果的傾向,容易使人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癥、便秘、口角炎、牙齦出血等癥。

  3、食宜苦。這時的飲食應減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陽,減少過亢的腎水,起到養(yǎng)腎的功效。

五、小寒進補不要盲目

  雖然小寒時節(jié)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并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1、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zhì)

  如動后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術(shù)、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zhì)

  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jīng)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3、補陰針對陰虛體質(zhì)

  如夜間盜汗午后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征,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4、補陽針對陽虛體質(zhì)

  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性機能低下等體征,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zhì)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