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熊孩子還是多動癥?看這三個表現(xiàn)

熊孩子還是多動癥?看這三個表現(xiàn)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8-8 00:01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多動癥”這個名詞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了解,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長,往往會調侃或懷疑自家的“熊孩子”是否患上了多動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朱冬生主任醫(yī)師表示,孩子“多動”不等于得了“多動癥”,不要盲目給孩子貼標簽。但如果孩子出現(xiàn)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易沖動等三個明顯的特征時,家長需提高警惕。

 

  “熊孩子”≠多動癥

 

  “孩子多動不等于得了多動癥?!?朱冬生強調,頑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給這個年齡階段活潑好動的孩子隨便貼上多動癥的“標簽”。

 

  多動癥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jīng)行為障礙之一。據(jù)了解,學齡期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為3%~5%,目前較多學者認為它的發(fā)生是遺傳因素、神經(jīng)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動癥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與年齡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三個核心癥狀,可造成兒童學業(yè)、職業(yè)、情感、認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損害,約七成的患兒會持續(xù)到青春期,有三至五成的患者甚至還會持續(xù)到終身?!叭绻l(fā)現(xiàn)得早、干預及時,大部分多動癥患兒可以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朱冬生表示。

 

  朱冬生強調,家長在碰到“熊孩子”時,既不能隨便貼標簽,但也不能忽視,最好是交給專業(yè)的醫(yī)生去判斷。一般醫(yī)生在診斷前,都會先根據(jù)與父母及孩子的訪談,必要時進行相關的心理學評估和實驗室檢查等詳細評估后,才做診斷。一旦確診為多動癥,則需要老師、家長和醫(yī)生共同參與,采用心理支持、行為矯正、家庭和藥物治療的綜合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這三個表現(xiàn)需警惕

 

  朱冬生提醒,如果“熊孩子”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征時,家長應提高警惕。

 

  第一是注意力缺陷。一般情況下,正常兒童注意力穩(wěn)定性的持續(xù)時間為:5~6歲的孩子可維持約10~15分鐘,7~10歲的孩子可維持約15~20分鐘,10~12歲的孩子可維持約25~30分鐘,12歲以上可以維持超過30分鐘。當超過與年齡相稱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持續(xù)時間時,大腦就會因葡萄糖供應不足而形成壓力,這時他們就會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腦得到休息。

 

  多動癥患兒不一樣,他們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現(xiàn)為有意注意力差,即他們很難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比同齡的孩子短,另一方面,他們又表現(xiàn)為無意注意亢進,即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時,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對于他們所感興趣的游戲、少兒節(jié)目等,則能聚精會神。

 

  第二是活動過度?;顫姾脛?、調皮搗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活動量大等等,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顫姾脛拥暮⒆?,他們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可以自我約束和控制,比如,他們可能在家活潑好動,去到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場合時,就會有所收斂。而多動癥患兒常在不合適的場合也過于活躍,很難安靜下來,如他們可能會在幼兒園時很不遵守課堂紀律,上課時總是小動作不斷,話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斷別人說話,甚至離開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鬧,完全無視課堂紀律。

 

  第三是易沖動。多動癥患兒常對不愉快的刺激反應過度,不分場合,不顧后果,心血來潮想干嗎就干嗎,在跟別人交談或回答問題時,常常還沒等對方說完就馬上打斷別人,而且他們的易沖動看上去常像“明知故犯”,盡管因此常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批評,但他們仍然堅持不改,令大人們很是頭疼。(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