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本站>> 毒蛇、蛇毒與解毒血清

毒蛇、蛇毒與解毒血清

byb.cn
[本站] 作者 :大道至簡 日期:2010-7-16 09:07
【分頁導(dǎo)航】


  目前世界上已知毒蛇約500余種,分布在我國的毒蛇已知有49種,對人體危害較大、經(jīng)常造成蛇傷的毒蛇主要有10種。它們是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huán)蛇、金環(huán)蛇、海蛇、蝰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烙鐵頭等。毒蛇均分屬蝰科(60種)、響尾蛇科(蝮科,125種)、眼鏡蛇科(186種)、海蛇科(52種)、游蛇科(100多種)。


  全球每年有500萬人被蛇咬傷,多達(dá)250萬例為毒蛇咬傷,其中至少有10萬人死亡,每年導(dǎo)致截肢和其他永久性殘疾的人是這一數(shù)字的大約3倍之多。


被蝮蛇咬傷左手腕的病人


  毒蛇咬傷可造成以下病癥:對呼吸可能帶來障礙的麻痹、可導(dǎo)致致命性出血的敗血癥、不可逆性腎功能衰竭和可造成永久性殘疾并可能導(dǎo)致截肢的嚴(yán)重的組織損傷。


  ★第一名:中文名:舟山眼鏡蛇 拉丁文名: Naja atra

 

 

舟山眼鏡蛇


  【描述】: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qū)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后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 


  【分布】:我國特有種。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西至廣西東北部、貴州、重慶東南部,包括臺灣、海南及香港。


  【毒性類型】: 出血性混合神經(jīng)性


  ★第二名:中文名: 圓斑蝰 拉丁文名: Vipera russellii

 

圓斑蝰


  【描述】: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cè)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棲息于丘陵地帶 多見于稻田 在通風(fēng)涼爽或陰暗處... 食鼠類的小型哺乳動物 卵胎生30--40 最高的記錄為63仔.. 
 
  【分布】:分布于福建 廣東 廣西等...


  【毒性類型】: 出血性混合神經(jīng)性


  ★第三名:中文名: 原矛頭蝮 拉丁文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原矛頭蝮


  【描述】: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頸細(xì) 頭背布有很多細(xì)鱗片 吻較窄,兩鼻間鱗較小,隔有數(shù)片更小的鱗片 左右兩眼上鱗之間一橫排上有小鱗14--16片,鼻鱗與頰窩鱗前緣之間有1--數(shù)片小鱗,體長1米左右 體背顏色棕褐 在背部中線兩側(cè)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紋 左右相連成鏈狀,腹部灰褐色,有多數(shù)斑點。棲息于山區(qū)森林中,尾具有纏繞性,夜行性,食蛙、蜥蜴、鼠、鳥


  【分布】:主要分布省份: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臺灣


  【毒性類型】: 出血性


  ★第四名:中文名: 銀環(huán)蛇 拉丁文名: Bungarus multicinctus

 

 銀環(huán)蛇


  【描述】:全長1000~18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lán)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qū)分較不明顯,關(guān)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上唇鱗7,2-2-3式。背鱗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腹鱗203~231;肛鱗完整;尾下鱗單行,37~55枚。本種有2亞種:指名亞種B. m. multicinctus Blyth 腹鱗203~218,背面白色橫紋30~50個;云南亞種B. m. wanghaotingi 腹鱗213~231,背面白色橫紋20~31個。 


  【分布】:指名亞種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包括臺灣、海南與香港。云南亞種僅見于我國云南省西南部。國外分布于緬甸、老撾及越南北部


  【毒性類型】: 神經(jīng)性

  ★第五名:中文名: 金環(huán)蛇 拉丁文名: Bungarus fasciatus 


金環(huán)蛇


  【描述】:全長1200~18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通身黑色,具較寬的金黃色環(huán)紋,體尾共有19~27+3~5環(huán),黑黃二色寬度約相等。頭背黑褐色,枕部有淺色倒" 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軀干橫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圓鈍。頭橢圓形,與頸區(qū)分較不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上唇鱗7,2-2-3式。背鱗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腹鱗214~230,肛鱗完整,尾下鱗單行,29~39枚。 


  【分布】:我國分布于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qū),包括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南部,在東部向北可達(dá)江西南昌。國外分布于南亞及東南亞


  【毒性類型】: 神經(jīng)性

  ★第六名:中文名: 尖吻蝮(五步蛇) 拉丁文名: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尖吻蝮(五步蛇)


  【描述】:頭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鱗與鼻鱗形成的一短而上翹的突起。頭背黑褐色,有對稱大鱗片,具頰窩。體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個方形大斑塊。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體形粗短,最長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鱗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僅有極細(xì)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結(jié)節(jié)的強棱,體表粗糙;腹鱗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鱗完整。尾下鱗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為雙行。尾尖一枚鱗片側(cè)扁而尖長,俗稱"佛指甲"。 


  【分布】: 在我國分布范圍大致在東經(jīng)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已知的分布地區(qū)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國外只見于越南北部


  【毒性類型】: 出血性
 
 
  ★第七名:中文名:灰藍(lán)扁尾海蛇 拉丁文名: Hydrophis cyanocinctus

 

灰藍(lán)扁尾海蛇


  【描述】:體型細(xì)長,體長可達(dá)200厘米,體重0.5--1.5公斤.身體前部為圓形,后部至尾部逐漸變成側(cè)扁.體背部青灰色,從頭至尾有51--68個青灰黑色的寬橫紋環(huán)繞蛇體.腹部黃色或橄欖色.


  【分布】:產(chǎn)于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國外見于印度半島沿海等地。


  【毒性類型】: 神經(jīng)性


  ★第八名:中文名: 眼鏡王蛇 拉丁文名: Ophiophagus hannah

 

眼鏡王蛇


  【描述】:具前溝牙的毒蛇。外形一般與眼鏡蛇相似,區(qū)別是眼鏡王蛇①體形較大,常長達(dá)3~4 m,最大長度紀(jì)錄幾達(dá)6 m;②頭背除典型的9枚大鱗外,頂鱗之后尚有一對大的枕鱗;③頸部擴展時,擴展部位較窄而長,且無眼鏡蛇的特有斑紋;④背鱗中段15行,尾下鱗部分成單。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橫斑;腹面黃白色。頸部腹面橙黃色。幼蛇黑色,具34~45個黃白色環(huán)玟。


  【分布】: 在我國一般分布于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qū),包括福建、貴州、廣東、海南、廣西,向北可達(dá)浙江南部、四川米易及西藏墨脫。國外分布于南亞及東南亞


  【毒性類型】: 出血性混合神經(jīng)性


  ★第九名:中文名: 白眉蝮 拉丁文名: Gloydius blomhoffi siniticus

 

白眉蝮


  【描述】:全長1米,重達(dá)1.5公斤.頭比較大,與頸區(qū)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cè)有不規(guī)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分布】: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國外分布于朝鮮半島。


  【毒性類型】: 出血性


  ★第十名:中文名: 白唇竹葉青 拉丁文名: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白唇竹葉青


 
  【描述】:體長60--75厘米,尾長14--18厘米,體重約60克.頭呈三角形,其頂部為青綠色,瞳孔垂直,呈紅色,頸部明顯,體背為草綠色,有時有黑斑紋,且兩黑斑紋之間有小白點,最外側(cè)的背鱗中央為白色,自頸部以后連接起開形成一條白色縱線,有的在白色縱線之下伴有一條紅色縱線.有的有雙條白線,再加紅線.亦有少數(shù)個體為全綠色.腹面為淡黃綠色,各腹鱗的后緣為淡白色,尾端呈焦紅色 。
 
  【分布】:本種主要分布于云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qū)。


  【毒性類型】: 出血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