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類: |
全部文章 |
原創(chuàng) |
網(wǎng)評 |
視頻 |
行業(yè)新聞 |
投票調(diào)查 |
網(wǎng)友原創(chuàng) |
養(yǎng)生名人 |
有什么別有病
- 關(guān)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晚年學會六個“放下”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2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不懼怕衰老充盈內(nèi)心 少干涉子女享受生活 晚年學會六個“放下”
日本腦科學家黑川伊保子在新書《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中提出頗有新意的老人處事觀點,可以概括為“六個放下法則”,呼吁老年朋友無需過度在乎世人眼光,拋開種種“在意”,更自在地活著。
法則1:放下在意年輕。60歲后,過度在意外表是否足夠年輕,可能導致自我否定,帶來額外的壓力和焦慮。放下這種負擔,學會接受年齡帶來的身體變化,享受每個階段的不同體驗。老人可以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充實內(nèi)心世界。
法則2:放下在意癡呆。很多老人會因為一個念頭閃過大腦又突然消失,而懷疑自己患上了老年癡呆等疾病,并開始為未來擔憂。事實上,大腦具有“剎車”機制,運轉(zhuǎn)過度時會短暫地休息一下,所以偶然忘點什么與癡呆沒有關(guān)系,無需緊張。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如果過度在意,就會變得消極和沮喪,影響生活質(zhì)量。所以,老人要放下對癡呆的在意,以及對其他疾病的擔憂,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平常心管理已有疾病,注意定期體檢即可。
法則3:放下在意孩子。子女、孫輩慢慢長大,需要更多的獨立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老人應理解并接受這一自然分離的過程,認識到過多的操心和嘮叨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關(guān)于結(jié)婚生子,父母嘮叨太多反而會讓子女更加抵觸。建議老人放下對孩子的過度在意,建立合理的界限,明確各自的角色,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和過度保護。這不僅可以讓老人的生活更輕松,也能讓代際關(guān)系更融洽。
法則4:放下在意衰老與死亡。對衰老和死亡的擔憂是許多老人需要面對的心理挑戰(zhàn)。我們要認識到,衰老與死亡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過度在意不能延緩它們的到來,與其害怕抗拒,不如積極面對。建議大家專注于當下的生活,珍惜并享受每一天,可以多與家人、朋友、社區(qū)工作人員溝通,建立良好的社交關(guān)系,多分享生活中的喜悅和困擾,以獲得支持和鼓勵,有助減輕孤獨感和焦慮情緒。
法則5:放下在意伴侶。退休后,夫妻的相處時間大幅增加,很容易產(chǎn)生摩擦。建議老人放下過度關(guān)注伴侶,給彼此足夠的自由度,讓雙方都能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興趣,保持獨立性和自我認同。
法則6:放下在意社交。年輕時,人們難免要與自己不太喜歡的人打交道。但退休后,這種讓人不快的社交其實完全可以避免。老人只要能清楚地設定邊界,學會對不愿意來往的人說“不”,心情就可以不受影響。做出這樣的改變并不簡單,它需要老人不再過度關(guān)注外界的看法,更自由地生活。當然,不在意無用的社交不代表老人不需要朋友,事實上,有些情感支持只能由最親密的朋友提供。因此,建議老人重新打造適合自己的朋友圈,維護好老朋友,同時多參與新活動,結(jié)交新朋友,建立健康、多元的人際關(guān)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注冊心理咨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 馬健文
《生命時報》 2024-06-04 第1805期 第5版
日本腦科學家黑川伊保子在新書《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中提出頗有新意的老人處事觀點,可以概括為“六個放下法則”,呼吁老年朋友無需過度在乎世人眼光,拋開種種“在意”,更自在地活著。
法則1:放下在意年輕。60歲后,過度在意外表是否足夠年輕,可能導致自我否定,帶來額外的壓力和焦慮。放下這種負擔,學會接受年齡帶來的身體變化,享受每個階段的不同體驗。老人可以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充實內(nèi)心世界。
法則2:放下在意癡呆。很多老人會因為一個念頭閃過大腦又突然消失,而懷疑自己患上了老年癡呆等疾病,并開始為未來擔憂。事實上,大腦具有“剎車”機制,運轉(zhuǎn)過度時會短暫地休息一下,所以偶然忘點什么與癡呆沒有關(guān)系,無需緊張。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如果過度在意,就會變得消極和沮喪,影響生活質(zhì)量。所以,老人要放下對癡呆的在意,以及對其他疾病的擔憂,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平常心管理已有疾病,注意定期體檢即可。
法則3:放下在意孩子。子女、孫輩慢慢長大,需要更多的獨立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老人應理解并接受這一自然分離的過程,認識到過多的操心和嘮叨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關(guān)于結(jié)婚生子,父母嘮叨太多反而會讓子女更加抵觸。建議老人放下對孩子的過度在意,建立合理的界限,明確各自的角色,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和過度保護。這不僅可以讓老人的生活更輕松,也能讓代際關(guān)系更融洽。
法則4:放下在意衰老與死亡。對衰老和死亡的擔憂是許多老人需要面對的心理挑戰(zhàn)。我們要認識到,衰老與死亡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過度在意不能延緩它們的到來,與其害怕抗拒,不如積極面對。建議大家專注于當下的生活,珍惜并享受每一天,可以多與家人、朋友、社區(qū)工作人員溝通,建立良好的社交關(guān)系,多分享生活中的喜悅和困擾,以獲得支持和鼓勵,有助減輕孤獨感和焦慮情緒。
法則5:放下在意伴侶。退休后,夫妻的相處時間大幅增加,很容易產(chǎn)生摩擦。建議老人放下過度關(guān)注伴侶,給彼此足夠的自由度,讓雙方都能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興趣,保持獨立性和自我認同。
法則6:放下在意社交。年輕時,人們難免要與自己不太喜歡的人打交道。但退休后,這種讓人不快的社交其實完全可以避免。老人只要能清楚地設定邊界,學會對不愿意來往的人說“不”,心情就可以不受影響。做出這樣的改變并不簡單,它需要老人不再過度關(guān)注外界的看法,更自由地生活。當然,不在意無用的社交不代表老人不需要朋友,事實上,有些情感支持只能由最親密的朋友提供。因此,建議老人重新打造適合自己的朋友圈,維護好老朋友,同時多參與新活動,結(jié)交新朋友,建立健康、多元的人際關(guān)系。
相關(guān)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guān)文章>>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zhàn)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guān)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nèi)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最新文章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zhàn)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guān)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nèi)炎癥增加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