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范志紅:遠離可怕的肉毒素和肉毒菌

范志紅:遠離可怕的肉毒素和肉毒菌

byb.cn
[事件] 作者 :lili 日期:2013-8-16 09:32

    【byb.cn 】(來源:搜狐博客)新西蘭乳制品中查出肉毒菌的新聞,讓很多孩子媽媽驚心不已。一方面,洋奶粉“從不出質量安全問題”的信念破滅,另一方面,還有哪些食品中可能會污染肉毒菌,也讓消費者擔心。


 
    都說壞事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大概就是給了人們一個機會了解肉毒菌和肉毒素,是個科普的大好機會。

 

byb.cn

 
    肉毒菌,外形像梭子一樣,也叫肉毒梭菌,全名是“肉毒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個臭名昭著的食品致病菌。當它旺盛繁殖的時候,會產生一類世界最毒的毒素——肉毒素(botulinum toxin),造成肉毒素中毒癥(botulism)。肉毒素有7個類型,毒性各不相同,毒害人類的主要是A型和B型。


 
    要問肉毒素有多毒,要先從砒霜說起。砒霜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毒性最大的物質了,但它遠比不上氰化鉀;而氰化鉀,又遠不比上肉毒素。1微克的肉毒素就能致死人類,按這樣計算,1克肉毒素就足以毒死100萬人。正因為肉毒素堪稱毒藥之王,它已經被開發(fā)為生化武器。


 
    肉毒素的分子能夠進入神經細胞,它使神經元無法釋放神經遞質,從而讓神經元之間的“溝通”發(fā)生障礙,信息無法傳導,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肌肉麻痹的癥狀。肉毒素中毒和其他常見食物中毒一樣,都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自救反應,也有頭昏、肌肉無力等表現(xiàn)。它比較特征的癥狀,是眼瞼下垂和復視,其他細菌或細菌毒素所造成的食物中毒沒有這些癥狀。如果中毒比較嚴重,會發(fā)生呼吸麻痹而致死。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針對性抗毒素治療,這種病的病死率超過H7N9病毒感染。


 
    肉制品中的肉毒菌


 
    自古以來,倒在這種毒素下的人類生命不計其數(shù),而且在西方尤其多見。西方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吃肉制品容易發(fā)生肉毒素中毒癥。Botulinum這個詞匯,就源自于“肉腸”的拉丁文botulus;而中文譯為“肉毒素”也是這個緣故。因為在幾百年前乃至更早,人們并不懂得食品安全的學問,發(fā)生中毒甚至死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模糊知道,吃肉腸有中毒死亡的風險。在微生物學發(fā)展起來之后,人們才確認這種中毒是肉毒菌帶來的。


 
    肉毒梭菌其實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它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土壤中、糞便中都可能找到這種細菌。這種菌怕酸,怕熱,而且在通氣條件良好、氧氣充足的地方長得不太茂盛。它尤其喜歡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比如肉腸、火腿,比如肉罐頭,都可能有肉毒菌潛伏其中。人的腸道里通風條件不那么好,酸度比較小,肉毒梭菌也能生存,不過37℃不是它的最佳產毒溫度。


 
    可是人們會問:難道做肉腸和罐頭不經過高溫殺菌甚至滅菌嗎?難道肉毒梭菌不怕熱么?謝天謝地,這種菌本身并不耐熱,而且肉毒素也不耐熱。雖然這種毒素非常非常毒,但是,它在100℃的溫度下,只需煮一兩分鐘就會失去毒性。


 
    問題是,很多熟肉雖然生產當時經過加熱,但因為做好之后要存放幾天才能賣出去,而且通常不加熱就當冷盤吃,很難保證安全性。為了避免被肉毒素所害,古人早就探索出了一個好方法——加亞硝酸鹽,因為它對于抑制肉毒菌特別有效。

 
    亞硝酸鹽雖然也有毒,而且會在肉中合成微量的致癌物亞硝胺,但它的毒性和肉毒素相比,那簡直是望塵莫及。所以,用嚴格限量的亞硝酸鹽來避免肉毒素中毒的危險,對于加工肉制品來說,絕對是明智之舉,所以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許可在加工肉制品中添加亞硝酸鹽。不信,只要認真看看肉腸、火腿之類產品的標簽,總會在配料表中看到“亞硝酸鈉”四個字。


 
    我曾經非常反對餐飲業(yè)使用亞硝酸鹽,是因為餐飲產品當時制作當時食用,顧客不會吃剩菜,所以沒有必要用。而且亞硝酸鹽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現(xiàn)超標甚至中毒事故。但加工肉制品不可能當天做當天吃,所以不能不加。要想避免其中微量致癌物的害處,唯一的方法是少吃外面賣的加工肉制品,多在家里自己用鮮肉做菜吃。


 
    廚房里的肉毒菌


 
    但是,在家庭廚房當中,這種恐怖的毒素卻往往會被人們忽視。比如豆制品和煮熟的黃豆、豆醬之類,比如家里的剩魚肉、剩豆腐、剩蛋類,特別是那些自制的發(fā)酵豆制品,都可能有肉毒菌潛伏,特別是在室溫下存放之后,不重新加熱就食用,危險非常大。


 
    網友@春天里的靜子 在4月16日說:公司同事今天帶來老家農村親戚做的納豆,加了點鹽、辣椒、老姜,凡是吃了的同事,癥狀都是頭暈乎乎的,嘔吐,雙腿發(fā)軟無力......其實這就非常像肉毒素輕度中毒的癥狀。只不過吃得不多,難受一兩天時間后自愈,沒有造成人命事故罷了??纯垂残l(wèi)生方面的醫(yī)學雜志,因為吃自制納豆、自制水豆豉之類產品而喪命的報告,比比皆是,令人驚心。
 


    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經常會說,剩菜剩飯要徹底加熱殺菌,煮沸幾分鐘,或者在上氣的籠屜上大火蒸幾分鐘,都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不加熱就直接吃室溫下翻動過的剩菜、剩飯,是有危險的。特別是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當中,各種致病菌在室溫下繁殖速度都很快,吃剩菜剩飯更加危險。雖然有人可能會說“我吃了好多次也沒事兒”,但一次有事兒,患上胃腸炎甚至肉毒素中毒,那可就麻煩了。所謂食品安全,要的是十分保險,而不是經常冒險。


 
    不過,加熱只能保證當時安全,不能保證長期存放。盡管這個肉毒梭菌和肉毒素本身都不耐熱,肉毒梭菌的全名可不要忘記——肉毒梭狀芽胞桿菌。芽孢桿菌的特點是能產生一種叫做“芽孢”的東西。細菌一旦變成芽孢狀態(tài),它就非常皮實,不怕100度加熱。要在120度以上加熱20-30分鐘,才能把芽孢們滅掉。一般煮幾分鐘是沒用的。


 
    芽孢如果沒有滅掉,它會潛伏在食品中,一旦環(huán)境條件合適,芽孢們就會“破殼而出”,變成一個個活躍的肉毒梭菌,大肆繁殖,甚至產生毒素。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所以,在食品加工中,有“殺菌”和“滅菌”兩類處理。殺菌只是把活細菌殺死,芽孢們卻殺不死。所謂“巴氏奶”,就是用85℃左右的的“巴氏殺菌”處理把細菌殺死,但是芽孢殺不死,所以必須在冷藏條件下保存,常溫下會很快變質。所謂“常溫奶”就是經過120度以上的“滅菌”處理,把芽孢們也都干掉。這樣,無菌灌裝、趁熱封口,就能夠讓牛奶安靜地在無菌紙盒里存放6個月以上,甚至1年以上。


 
    肉毒梭菌的芽孢比普通的芽孢更“頑強”。用121℃的高壓蒸煮30分鐘以上,才能殺死這種芽孢。所以,在制作肉罐頭的時候,加熱溫度稍微差一點,或者時間短一點,產品的中心溫度達不到要求,就可能會有肉毒梭菌的芽孢“幸存”下來,造成安全隱患。
 


    當然,芽孢們也不是什么條件下都能進入活躍狀態(tài)的。它最喜歡的是室溫條件,從15℃到30℃是它的最舒服環(huán)境。在10℃以下的冰箱里,或者在55℃以上的發(fā)燙環(huán)境中,它就無法繁殖也無法產毒了。所以,把吃剩的食物趕緊放進冰箱,是家庭中預防肉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
 


    夏天溫度太高,超市又不一定能做到全冷鏈運輸和儲藏,買菜回家的路上溫度也很高,就有多種致病菌繁殖甚至產毒的隱患。所以從超市中買來的散裝熟肉制品、豆制品等最好不要直接吃,一定要在家里再加熱殺一下菌才放心。肉毒素只需在80℃左右加熱10分鐘,或者100℃加熱1-2分鐘就可以破壞掉了。


 
    奶粉里的肉毒菌


 
    還有朋友們問,奶粉里怎么也會有肉毒梭菌呢?這的確是個新情況。以前的各大品牌洋奶粉也出過很多問題,比如亞硝酸鹽超標,比如檢出阪崎腸桿菌,比如脂肪氧化,比如重金屬超標,比如營養(yǎng)素不達標,比如找到金屬異物和玻璃碎片……但是肉毒梭菌的報告還是第一次。


 
    淀粉類食物和奶類食物在“餿”了之后會發(fā)酸,而酸性條件不太適合肉毒梭菌,一般來說在液態(tài)奶制品中不常發(fā)現(xiàn)這種細菌;而奶粉是粉狀食品,接觸空氣比較多,厭氧的肉毒梭菌也不容易大量繁殖起來。這次奶粉污染事件的源頭正在徹查之中,據(jù)說可能是管道污染。我們還是期待最后的調查報告來解釋吧。   

 
    正因為不是常見情況,所以目前各國的奶制品標準中根本沒有查肉毒菌這一項。企業(yè)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我國的進口檢驗部門也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不過,這次事件也給乳制品行業(yè)提了個醒。各國的管理規(guī)范都是在各種麻煩中成長和進步的,以前沒有過,就不可能有相關的標準和檢查。消費者常常抱怨監(jiān)管部門“總是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就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無奈之一,各國概莫能外。這次既然在國外發(fā)現(xiàn)了新情況,國內的質檢專家們正在加班工作,抽查國內的奶粉,看看會不會也有類似的麻煩出現(xiàn)。由于各地抽查樣品需要時間,致病菌的檢測程序也比較麻煩,還需要耐心等待檢測結果。
 


    檢出這種菌之后,最令人擔心的乳制品其實是奶粉。因為奶粉是用溫水沖開喝的,不會再次加熱,所以不能殺掉這個細菌,更不能殺滅芽孢。考慮到小寶寶本來身體抵抗力就比較低,胃酸分泌少,容易受到這種毒菌或毒素的傷害,是相當令人擔心的。相比之下,如果用有少量肉毒梭菌的奶粉作為配料,制成飲料、烤成餅干,都需要進行加熱,那么活菌和毒素會在加熱過程中被滅活,倒不用太過擔心。


 
    總之,食品安全的風險無所不在,化學物質固然令人擔心,“純天然”的致病菌們也生性兇殘殺人無數(shù),絕不可掉以輕心。致病菌可不認識你是誰,它們不會因為一個企業(yè)負有盛名就不來找麻煩,也不會因為你是親手在家給親人們制作食物就放你一馬。要想遠離各種安全隱患,最關鍵的措施,還是要在從土地到餐桌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不怕麻煩、嚴格把關。
 
 
  后記:
 
    人們對肉毒素不太恐懼的原因之一,是覺得它能起美容作用,甚至有些愛美女性多少還有點向往之情。其實,肉毒素美容的原理,正是在局部注射之后,引起面部肌肉麻痹,從而不會形成表情紋。但是這種處理也會導致臉部表情呆滯。


 
    做這種美容處理,需要精確控制毒素的劑量,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中毒。每年世界上都有不少女性因為肉毒素美容而發(fā)生中毒事故,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美容雖然重要,但性命更重要啊!為什么不選擇那些更安全的方法,如果不愿意通過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來達到美容的效果,卻要用自己來當小白鼠注射毒素,不是有點舍本求末了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