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全部網評文章
能否發(fā)財也看基因
(來源:生命時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英國一項新研究發(fā)現,能否發(fā)財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遺傳基因。
事件26歲小伙聚餐時飲酒過度身亡
(來源:揚子晚報)每逢春節(jié)、中秋等團圓之日,親朋好友間總免不了小聚一番、小酌幾杯,但是喝酒還是得量力而行,過量飲酒可能會釀成悲劇。日前,南通市港閘法院審結了一起因聚餐飲酒導致意外死亡的生命權糾紛案件,死者小程的父母將同桌吃飯的10人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107萬余元。
事件好膽固醇高 老癡風險低
(來源:生命時報)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癡呆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年輕時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防范。近日,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一項研究表明,中年時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晚年時老癡患病風險低。
事件頻繁染發(fā)損肝傷腎
(來源:生命時報)頭發(fā)變白是衰老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然而,由于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工作壓力大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受白發(fā)困擾,剛過而立之年頭上就有白發(fā)出現,甚至達到黑白分明的程度,于是,便開始頻繁染發(fā),讓自己看來年輕點。有些沒白發(fā)的年輕人還將染發(fā)當成時髦,不同發(fā)色換著染。
事件協和老中醫(yī)教你辨上火
(來源:生命時報)眼下天氣越來越熱,全國氣溫都在飆升,特別是北方一些城市最高氣溫甚至逼近了30度,很多人開始有咽干喉痛、鼻干出血、心煩易怒等“上火”癥狀?!吧匣稹笔侨藗兪熘闹嗅t(yī)術語,因人而異,只有找對癥,才能精準祛火。
事件超97%大學生被拖延癥困擾
(來源:中青報)王小花熬了一個通宵,只在凌晨2點到3點之間睡了一個小時。鬧鐘一響,她趕緊爬起來坐在電腦前,把鍵盤敲得“啪啪”直響。如果是平時,她一定會睡到早上10點再起床,但現在,她不敢再拖了,當早上9點的時鐘響起,她就會像靠魔法加持一身禮服的灰姑娘,無處遁形。
事件反向運動防身體退化
(來源:生命時報)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主要是直立行走。生活中,人們習慣了這種正向運動模式,如果來點反向的就會感覺別扭。但要想更全面地避免身體退化,有時做做反向運動也很有效。反向運動,就是改變生活中固化的行動模式,下面詳細介紹幾種。
事件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情
(來源:央視)2019年4月23日,央視健康之路,邀請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溫建民,就足部畸形引起的各種腳上的繭子以及處理對策,敬請收看~~!
視頻-講座率谷-偏頭痛“特效穴”
(來源:生命時報)不少人都曾有過偏頭痛的癥狀,雖然大多數人并未出現器質性病變,但發(fā)作時呈閃電樣或刀割樣的疼痛令人難以忍受。在人體穴位“寶庫”里,率谷穴是偏頭痛的“特效穴”。出現偏頭痛時,尤其是兩側頭痛,可以用按摩錘敲打率谷穴。
事件住什么地方更長壽?
(來源:生命時報)住得安心、舒心是老百姓的不懈追求,除了房屋的內部環(huán)境,房子所處的地段、小區(qū)綠化等外部居住環(huán)境,也與健康息息相關,甚至直接影響人的壽命。美國《赫芬頓郵報》綜合多項國際研究給出了提醒,本報對此請專家詳細解析并給出建議。
事件咳嗽分八種 食療各不同
(來源:羊城晚報)春季天氣多變,不少老人小孩都感冒了,咳嗽不止。很多家庭會選擇用食療方來幫助咳嗽的家人盡快痊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喻清和提醒,在中醫(yī)看來,常見的咳嗽就分八種,辨證準確再調理,才能事半功倍。
事件吃蘋果該不該削皮?
(來源:科普中國)“一天一蘋果,疾病遠離我”道出了蘋果的重要性,而吃蘋果要不要削皮,也一直存在爭論,有人認為蘋果皮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吃蘋果時應該將蘋果皮也吃了;而還有些人認為,蘋果皮必須被削掉,因為蘋果皮上存在不少有害物質。那么,蘋果皮的營養(yǎng)價值真的很高嗎?蘋果皮是否存在有害物質?如果有,存在哪些有害物質?吃蘋果時是否需要削皮呢?
事件哪些食物的蛋白質最優(yōu)質?
(來源:生命時報)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的飲食都是碳水化合物多,蛋白質較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質”的獲得不再困難,而“蛋白質營養(yǎng)”也就成了各路商家的賣點。超市里、網絡上,各家的營銷文案都宣稱自己的產品“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含有XX種氨基酸”“長期使用具有XX功效”……
事件996工作制 也是一種“腫瘤習慣”
(來源:揚子晚報)“工作996,生病ICU”,最近部分互聯網行業(yè)員工聯合抵制超時工作的隱形行規(guī),在社會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肮ぷ鲿r間上午9點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996”不單是工作時間,還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除了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事件等急癥外,也是一種“腫瘤習慣”。
事件56歲男子吃棗不吐核竟致腸穿孔
(來源:廣州日報)大棗是再平常不過的食物,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和鐵、鈣、磷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而備受養(yǎng)生族喜愛。甚至有俗話說:“日食三棗,長生不老。日食一棗,醫(yī)生不找?!本蜎_著這美好的愿望,很多人把它當零食,隔三岔五吃幾顆,甚至天天吃。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