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砧板該怎么選怎么用
(來源:生命時報)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砧板,但很多人不一定重視它。砧板材質多樣,在選擇、養(yǎng)護等方面學問也不少。本期,《生命時報》記者總結了幾個關于砧板的常見疑問,請專家為讀者朋友詳細解答。
網評 事件美麗“凍”人小心冷跑“大姨媽
(來源:長沙晚報)近日天氣寒冷,“00后”姑娘小真穿的是毛衣、九分褲,露著腳踝。老一輩說“寒從腳起”,小真卻認為年輕人“不怕凍”。最近小真發(fā)現自己的“大姨媽”(月經)不規(guī)律了。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yī)師劉文娥提醒,冬天凍手凍腳可不止關節(jié)疼痛那么簡單。
網評 事件小腿肚“轉筋”四步緩解
(來源:北青報)相信不少人都嘗過腿抽筋兒的“酸爽”滋味。特別是孕婦,夜間常有腿抽筋兒的情況。但其實,老年人也會經常發(fā)生腿抽筋兒的情況,尤其是冬季夜間寒冷,腿抽筋兒的情況更為多發(fā)。那么,怎樣急救?又應該怎樣緩解此類情況的發(fā)生呢?今天北京120急救中心的專家就教大家四步法,緩解抽筋。
網評 事件摩腹先順還是先逆
(來源:生命時報)摩腹是對腹部進行有規(guī)律的特定按摩。腹部是氣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運而直接防治脾胃諸疾,又可培補元氣,使氣血生化機能旺盛,起到預防全身疾病的作用。不少人有疑問,摩腹到底是先順還是先逆呢,兩者有沒有區(qū)別?
網評 事件尿酸高 火鍋首選清湯的
(來源:生命時報)寒冬臘月,熱鬧又暖身的各種火鍋,是很多朋友聚會的首選。不過,火鍋雖然美味,但也讓很多尿酸偏高的人敬而遠之。想要火鍋吃得更放心,需要控制尿酸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以下7個建議:
網評 事件體胖脖子短粗者智齒發(fā)炎致命高危
(來源:中青報)應不應該拔智齒是很多人的困惑,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頜面外科常務副主任李志勇通過門診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建議大家有疼痛感的智齒最好拔掉,否則可能產生一些嚴重后果。
網評 事件美國人平均體溫一直在下降
(來源:科技日報)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人的體溫一直在下降,目前僅為36.6℃,而非37℃。
網評 事件穴位的故事222天泉:寬胸理氣

上回書,我們說到了手厥陰心包經的首穴天池,它具有緩解因生氣造成的胸悶的作用。今天,我們繼續(xù)沿心包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其第2穴天泉,它有寬胸理氣的作用,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原創(chuàng) 書評一天倆蘋果控制膽固醇
(來源:生命時報)俗話說:“每天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常吃蘋果既能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又有促進消化、減輕便秘、維持體內酸堿平衡、降血壓、穩(wěn)定血糖、美容等作用?!睹绹R床營養(yǎng)學雜志》刊登英國雷丁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還發(fā)現,常吃蘋果能降低“壞”膽固醇,有益心血管健康。
網評 事件拔火罐不是人人都適合
(來源:南方日報)每當工作疲勞、肩頸酸痛、體內濕熱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有空去拔拔火罐。近日,一名女演員自曝因拔火罐造成“深二度燒傷”,消息一出,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位。網友在表達關心的同時,更對拔火罐存在安全隱患表示很大的疑問,拔火罐怎么避免燒傷?哪些人不適合拔火罐?
網評 事件中老年人當心髕骨軟骨軟化癥
(來源:大河報)寒冬季節(jié),一些中老年人膝關節(jié)疼痛顯著。近日,河南省中醫(yī)院骨一病科史棟梁主任接診了兩例膝關節(jié)疼痛病人:33歲的潘女士左膝關節(jié)疼痛伴活動受限,上下樓梯及深蹲加重;53歲的劉女士右膝關節(jié)疼痛不適,嚴重時難以行走。最終,兩人都被診斷為髕骨(膝蓋骨)軟骨軟化癥,是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早期表現。
網評 事件小情侶來杭旅游 姑娘半夜被送急診
(來源:錢江晚報)28歲的姑娘小呂和男朋友來杭旅游。第3天凌晨,小呂出現嘔吐,皮膚口唇干裂,口渴嚴重,卻吃不進東西,狀態(tài)極差。到了半夜,男朋友甚至感覺她說起了胡話,趕緊撥打了120送到附近的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yī)院。
網評 事件冬天晨練宜遲不宜早
(來源:西安晚報)45歲的王先生幾乎每天出門跑步鍛煉,即使寒冷的冬天仍會堅持“打卡”,本想著強身健體,卻沒想到前日晨跑時突然胸悶難受,只得無奈放棄,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竟是突發(fā)心梗。醫(yī)生提醒,冬季氣溫降低,血管易受寒冷刺激收縮,所以晨練宜遲不宜早,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很重要。
網評 事件泡沫尿或是糖尿病的信號
(來源:長沙晚報)最近,49歲的劉女士上廁所時出現泡沫尿,她聽說泡沫尿可能提示腎臟出現了問題。于是,她來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就診,卻被診斷為糖尿病,轉入內分泌科治療。
網評 事件中國老人多是防御型性格
(來源:生命時報)面對晚年,有的老人興致勃勃地享受“夕陽紅”,有的老人自怨自艾感嘆一生挫折……性格和心態(tài),會很大程度影響人對生活的感知。心理學上,老人的性格一般被分為五類,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肖震宇,請他為大家一一解讀。
網評 事件A型血母親捐腎救B型血兒子
(來源:健康報網)日前,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成功實施一例跨血型腎移植手術,一位A型血母親將腎臟移植給B型血兒子。術后,患者尿量正常,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沒有發(fā)生排斥反應、凝血功能異常等嚴重并發(fā)癥。
網評 事件正常夫妻生出兩個耳聾寶寶
(來源:健康報網)一對聽力正常的夫妻,竟然先后生下兩個耳聾寶寶。日前,夫妻倆咨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專家并通過基因檢測才發(fā)現,兩人均為同一種耳聾基因的隱性攜帶者,每次生育聾兒的風險都是25%。幸運的是,找出致病基因后,夫妻倆可以借助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網評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