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視頻-講座>> BTV養(yǎng)生堂王鳳岐中醫(yī)幫您過夏天

BTV養(yǎng)生堂王鳳岐中醫(yī)幫您過夏天

byb.cn
[視頻-講座] 作者 :BYB.cn 日期:2012-7-12 09:03
【分頁導航】

?

  除了暑熱之外,夏季還有一種常見的致病邪氣,就是濕。祛濕是夏季養(yǎng)生的一個重要內容,根據(jù)濕的不同來源,中醫(yī)把濕分成了內濕和外濕。

?

  現(xiàn)代人少動、多吃、熬夜、壓力大,也會造成腸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謝失調。 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xiàn)腸胃炎現(xiàn)象。少動、飲食不節(jié)制及壓力,造成濕留體內。


  夏季人體的陽氣向外宣發(fā),盛于外而虛于內,應該保護機體的陽氣。夏天室外炎熱的環(huán)境會導致人的腠理開泄,毛孔打開,當突然進入空調房,寒邪會通過人體開放的腠理侵入人體的陽衛(wèi)之氣,人會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頭疼、頭暈等外感寒邪的癥狀。如果長期待在空調房也會出現(xiàn)問題,夏季出汗可以使身體內的濕熱隨汗排出,對身體是有益的。

?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長夏來彌補,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長夏就合乎五數(shù)。長夏是指在春夏秋冬換季的最后18天,這是中醫(yī)學的范疇?!秲冉?jīng)·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說脾主長夏,既每季的最后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醫(y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yǎng)生,夏應心而養(yǎng)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yǎng)收,冬應腎而養(yǎng)藏?!?/p>

?

  “長夏應脾而變化”。濕為長夏主氣,人體的脾臟與之相應,古人指出“長夏防濕”。中醫(y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由于脾臟喜燥而惡濕,一旦受損,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氣機不暢。表現(xiàn)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

?

  按照現(xiàn)在的氣候來說,北京的七月末八月初,桑拿天盛行的時候就是長夏。

?

  預防濕邪,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要注意。

?

  現(xiàn)在空調的使用率特別高,而且是外濕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講,26度左右是人體感覺比較舒適的溫度,室內外溫差一定要小于 7℃,而且應盡量避免頻繁出入空調房。尤其是對于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來說,特別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因為忽冷忽熱的氣溫變化會使腦血管反復收縮舒張,以致造成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塞。


???  夏季還要勤換濕衣。唐代著名養(yǎng)生家孫思邈在《孫真人衛(wèi)生歌》中說:“夏熱汗多須換著”。夏季人們出很多汗后要及時更換衣衫,千萬不要用身體將汗水浸濕的衣服烘干,否則不僅陽氣受損,還會是濕氣入里化熱,形成濕熱證,導致瘡瘍等皮膚病或風濕痹癥。

?

  清代醫(yī)術《老老恒言》記載:陰脈集于足下,聚于足心。三陰皆起于足,所以盛夏即使穿厚鞋亦非熱不可耐。這句話說出了足的重要性,人體的陰脈都匯聚在足心,足心容易受涼受濕。如果腳不注意保護,會影響三陰經(jīng)脈內氣血的運行,進而影響全身氣血的運行。所以厚薄合適,穿著舒服的鞋,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體質就較為虛弱,在夏天也要注意雙腳的干燥和保暖。

?

  夏天我們都喜歡睡涼席,現(xiàn)在的涼席基本都是竹子編制成的,比較光滑,一躺上去也很涼爽。但是這種涼席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吸汗。當我們出汗之后,汗液不能被涼席吸收,往往會夾在皮膚和竹席之間,這樣一來濕氣也會通過開放的毛孔入里化熱,無法達到?jīng)鏊哪康模€容易導致濕疹一類的皮膚病。可以在涼席上加鋪一層棉質的床單,既可以吸汗,又能達到?jīng)鏊哪康摹?/p>

?

 《本草》記載:“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蟹蓋中膏內有腦骨,當去勿食,有毒”。按理說夏天比較炎熱,而螃蟹是寒性的,正適合夏天吃。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夏季對應的臟腑是心、脾。而螃蟹雖然是寒性的,但是螃蟹入肝、胃經(jīng),吃螃蟹不能去心火,只能使寒胃,所以說夏季吃螃蟹以及這些海鮮,是沒有消暑祛濕作用的,吃太多之后還有可能引起胃寒、腹痛腹瀉。

?

  再一個,吃螃蟹的時候一定要把蟹蓋上的膏扔掉,這種蟹膏有小毒。今年的霜降是10月23日,在此之前,大家吃蟹一定要少吃,千萬不要過量。

?

  中醫(yī)有一句話,叫“芳香化濕”,也就是說味道芳香的藥物,普遍具有化濕的功能,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香味的藥物,自制中藥香包。

?

byb.cn?

介紹古代人的避署方式 

byb.cn

嘉賓現(xiàn)場為觀眾分析體濕的原因

byb.cn

陳醫(yī)生提示:濕重的人,大多體型偏胖、舌體胖大,四肢懶惰

byb.cn

王風岐現(xiàn)場教大家如何拍打袪濕

byb.cn

濕重的幾個癥狀

byb.cn

嘉賓提示:夏天用空調,是外濕的重要來源

byb.cn

嘉賓介紹治療濕疹的外用方法

byb.cn

嘉賓建議:夏季不要穿得太少

byb.cn

小插曲:王鳳岐節(jié)目中,突然把悅悅叫成栗坤了,令悅悅很不爽

byb.cn

嘉賓提示:螃蟹應該在霜降之后吃才對身體損害

byb.cn

嘉賓現(xiàn)場教大家如何制作除濕的小香包

byb.cn

防署袪濕小香囊


?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