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人物>> 分享《鐘南山傳》后記

分享《鐘南山傳》后記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09-9-25 09:50

  (來源:健康時報)我心靈的空椅上,來了一位非凡的人。當他的手臂挽起最貧最弱的病患,我清晰地看見:偉大,是如此的出自平凡。我于是從仰慕他的名,開始閱讀他的精神。

?

  我真切地感到:他屬于人民,屬于國家,屬于公正的心。

?

  政務;出診;會議;學術,手機、座機此起彼伏的呼叫;間或而至的各種造訪、帶著各種疑難而來的敲門聲…….
?

  每天清晨睜開雙眼,他就開始背負沉重的工作壓力,而把壓力上升為動力,從來都是他的性格,工作的效率,是他完成任務的砝碼。

?

  工作幾乎是他全部的生活,除了睡眠和吃飯,65%的時間,總是各種工作在那么急切不已地選擇他,他總在盼著,能有自己選擇工作內(nèi)容的機會:比如,哪怕有一天,甚至半天時間不被突兀的事項打擾,讓他靜下心來,回到他悉心熱愛的醫(yī)學研究,“如果是那樣,我想我是可以多出點成果的”,搞學術研究,他這一愿望實在深重,如今73歲的他,語調(diào)所透出的信心與平和,實在是令人同情。

?

  他日常的言行,即使平和得水波不興,也令人肅然起敬。行動如風,沉靜如山,他海一樣寬闊的胸懷,大醫(yī)的風范,都在尋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他簡樸地生活著,他的衣兜里永遠有兩樣東西,一只筆,一疊名片,名片會隨時給予任何一位重病的患者, “這是我的電話,助手會把你的情況轉告我”。

?

  他的親切是清澄的水,那風趣幽默的談笑是水中的玉石。

?

  真正走近他,了解和感知他,我才明白,我和他身邊關愛著他的人們,心情是相同的,大家希望:像鐘院士這樣的專家,能多一些健康,多一些精力,為了那么多來自全國各地危重疑難的病人需要解救,為了那么多復雜的醫(yī)療難題正待研究。在大家的心目中,他的健康是何等重要!仿佛一尊稀世的瓷器,將其束之高閣,敬畏、雙手合十祝福他,心靈卻不敢燃香。

?

  媒體關注了我對他的寫作:我與他怎樣相處?采訪多久?我作出如此的比喻:一個杯底和一個滿杯的水,是兩重境界,杯底的量怎能全知那滿杯,而這,是時間的問題嗎?與時間的關系又能是怎樣?是否靠時間,就可以解決境界的落差?

?

  我以我形同一杯底境界的微薄能量,來體現(xiàn)偏難蓋全但是真切的鐘南山。真實地再現(xiàn),是我的心愿,因為唯有真實,方見其風骨。

?

  我總是安靜等待他接受采訪,因為他正奔波于異國他鄉(xiāng),又為國家贏得學術上的贊譽;他正嘔心瀝血于講堂,又一季桃李天下芬芳;他正在出診,正在答疑,正在講真話…..他的字典里,沒有自己。

?

  數(shù)十年風雨人生,誤解、委屈、寂寥…..不曾磨折他刃的精神,他的心目中只有真理的具體與實際,而從不稀罕擁有真理的虛名。不止一位朋友誠懇地提醒我:要謹記客觀,因為他是講真話的大炮,所以不無爭議,有人罵他,甚至切齒痛恨。

?

  盡管如此,公正與良知的天平上,有雪亮的光芒。在追求精神價值的指標上,我為有幸被如此的精神境界所感召,而深為自豪!

?

  我不禁以他為楷模,自從相識于他,我便反觀自我,以往的生活中,那些個人的得失、恩怨、能算得了什么?

?

  我自問,相遇這樣的人,不表述他,我還有何用?不表述他,我這自認80年代涉足文學的人,豈不是空懷人文志向?

?


  當時代遠去成為風景,才更可明鑒他卓然的功績。他不僅讓這個時代認真閱讀,更留給后人。

?

  其實,何德何能非我撰寫他而莫屬?期間曾有多位才人要為之傾力,這個世界,實在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可以才恃人???

?

  我曾誠懇表明:寫好鐘院士是大家的心愿,如果他人的作品比我更生動,更加感化社會,那豈不同樣是我心愿,那我不是更為鐘院士感到高興?!而且是更好地完成了我的心愿啊。鐘院士給了如此的答復:葉依,我已經(jīng)定了,不會改變。
?

?

  宗教里有一種情懷,是把慈悲給予最需要搭救的人,鐘院士的為人,是把機會,給予平凡但是懂得努力的人,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緣蒙恩于鐘院士的褒獎。

?

  與出版社的合作,如同大家要共同經(jīng)過一個檢票口,目的是一個:為了順利出版。責編的認真,令我敬佩。

?

  遺憾只能落下,無從隨出版而逝去。它象一塊石頭,沉沉墜于我心底,將伴隨我生命,無從讓我釋懷。

?

  我應該寫得更好一點兒,把真實的鐘南山寫得更多一些……

?

  我以及我們大家為了此書出版所作的努力,鐘院士一直謙和地在可能的情況下予以配合,以他口述,助我完成了此書。這是他的恩賜,因為時間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健康甚至生命。

?

  他除了希望其內(nèi)容真實、不夸大,至于贊揚甚至歌頌,對于他這樣早已飽經(jīng)世事、可以笑談名利的人,一定是這樣的態(tài)度:實在是沒有多大的興趣。更何況,不僅中國普通公民大多已熟知他,在國際,醫(yī)學界甚至其他階層的人,也不乏敬佩他這位地道的中國先生的人,人們熟知他赫赫的聲名。

?

  生動且富于表現(xiàn)力的他,對給予他的非凡甚至偉大之類的贊美,并沒有什么具體的感受,只有當面對真理、正義,面對危難,面對普通百姓的疾苦,他行為的點滴才透出光華,他的聲音,才會錚錚如鐵。

?

  所以,寫作之初,他便向我坦言:“其實,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蔽沂种改欠按筢t(yī)濟世”的素匾,贊他名副其實,他像個小學生一樣認真地問我一個對他最重要最實在的問題:“哦,你指的,是我有責任心吧?”因為在他心目中,醫(yī)生的責任重于泰山。

?

  長達幾個月時間的采訪和寫作,鐘院士所在的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黨支部書記程東海及辦公室工作人員,給予全力支持,共同協(xié)作。

  我所在的媒體《健康時報》,服務大眾健康,每天工作繁重,但是出于對鐘院士的敬佩,報社總編孟憲勵全力支持我。報社能給予我充裕的時間完成此書,實屬不易!

?

  我感恩著光明!且以勵志為報答。

?

  是蠟燭,便注定燃到最后一刻。鐘院士的一切,已是如此注定。所以我理解那么多的人,因為了解,全如我一般敬愛他,祝福他。

?

  除了真實,任何對他贊譽的詞匯都無須太刻意,因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服務的自覺,已近于本能。?

?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