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書評>> 精讀黃帝內經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精讀黃帝內經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2-11-19 06:12
【分頁導航】

  【byb.cn】離合真邪,什么意思?,離開,驅離;,融合,入侵;,真氣,意指人體內的正氣;,外邪,指風寒暑濕燥火這些“六淫”;。換言之,本文講的是外邪是如何侵入人體的,以及醫(yī)者如何根據人體真氣的變化,運用針刺法來達到扶正去邪的目的。


byb.cn

精讀黃帝內經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余不足,補瀉于滎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wèi)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于經也。余愿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岐伯對曰:夫圣人之起度數,必應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冷,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于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于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待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帝曰:候氣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絡入于經也,舍于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瀉之。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不可掛以發(fā)者,待邪之至時,而發(fā)針瀉矣,若先若后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fā)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fā),不知機者扣之不發(fā),此之謂也。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wèi)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瀉之,其病立已。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