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1經(jīng)脈別論之環(huán)境經(jīng)絡(luò)

【原文】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
岐伯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于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于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于肺,淫氣傷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故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
【點評】此段主要說明的是人體的各種活動,情志和四季的變化,都會導致人體對淫氣病邪的抵御力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strong>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恚:[huì],恨,怒:~恨。~怒。~望?!珣崱E?。
?、?strong>淫氣病肺:淫氣:中醫(yī)謂妄行之氣?!端貑枴け哉摗罚骸耙鶜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王冰 注:“淫氣謂氣之妄行者?!?
③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當是之時:當這個時候(特指人體受到淫氣侵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已,是止的意思。指正氣強大之人面對淫氣侵擾不懼,可使得病氣侵擾停止;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指正氣不足之人,則會導致淫氣滯留而發(fā)病。
總之,在疾病發(fā)生理論中,勇與怯是重要的內(nèi)在依據(jù)。凡憂郁、焦慮,特別是對自己所患病癥充滿恐懼、憂慮心理,常常能加速病情的惡化;反之,保持開朗樂觀的思想,常常能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因而,人如果患有了疾病,一定要保持樂觀的思想,要對戰(zhàn)勝疾病充滿信心,這樣,才能有利于治療。
?、?strong>生病起于過用:人生病是因為對身體的過度使用。
【整段翻譯】
黃帝問道: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活動、安靜、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脈搏也隨著變化嗎?
岐伯回答說:人在驚恐、忿怒、勞累、活動或安靜的情況下,脈搏都要受到影響而發(fā)生變化。
所以,夜間遠行勞累,就會擾動腎氣,使腎氣不能閉藏而外泄,則氣喘出于腎臟,其妄行之氣,就會侵犯肺臟。
若因墜墮而受到恐嚇,就會擾動肝氣,而喘出于肝,其妄行之氣就會侵犯脾臟。
或有所驚恐,驚則神越氣亂,擾動肺氣,喘出于肺,其妄行之氣就會侵犯心臟。
渡水而跌仆,跌仆傷骨,腎主骨,水濕之氣通于腎,致腎氣和骨氣受到擾動,氣喘出于腎和骨。
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強盛的人,氣血暢行,不會出現(xiàn)什么病變;怯弱的人,氣血留滯,就會發(fā)生病變。所以說:診察疾病,觀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膚的變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為診病的方法。
在飲食過飽的時候,則食氣蒸發(fā)而汗出于胃;
驚則神氣浮越,則心氣受傷而汗出于心;
負重而遠行的時候,則骨勞氣越,腎氣受傷而汗出于腎;
疾走而恐懼的時候,由于疾走傷筋,恐懼傷魂,則肝氣受傷而汗出于肝;
勞力過度的時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則脾氣受傷而汗出于脾。
春、夏、秋、冬四季陰陽的變化都有其常度,人在這些變化中所發(fā)生疾病,就是因為對身體的勞用過度所致,這是通常的道理。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1經(jīng)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